企业新闻

【质量文化周】质量管理体系的搭建

2019-11-27 10:48:14

认识质量管理体系


1.质量管理体系来源

质量管理体系来源于ISO9000标准,即国际标准化组织(非政府性质、总部设置在瑞士日内瓦)颁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,简称为ISO9001《质量管理体系  要求》

2. 七大原则:主要为以客户为关注焦点、领导作用、全员参与、过程方法、改进、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、关系管理七个原则;

3.整体结构:

图片关键词

体系搭建


1.组织环境:

第一、确定内部和外部因素——SWOT分析,对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,其次要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,相关方包括上游班组、下游班组、上级领导、安全、生产等;需求主要为质量目标、减员目标、产量目标、现场安全指标等等。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;

第二、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,内部、外部因素、相关方的要求、产品和服务可作为成文信息、可获得并得到保持;

2.领导作用

①领导作用和承诺

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,通过:

a)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;b)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,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;  c)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;d)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;e)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是可用的;f)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;g)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;h)促进、指导和支持人员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;i)推动改进;j)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。

②方针:制定质量方针,沟通质量方针

③组织的岗位、职责和权限:

确保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;去挖宝体系符合本标准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策划、变更时保持完整性。

3.策划

①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:

a)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;b)增强有利影响;c)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;d)实现改进。 

②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

图片关键词

②变更的策划

策划变更时应考虑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、资源的可获得性、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;

4.支持

资源的支持:

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性, 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。主要包括资源、人员 、基础设施、监视和测量资源、过程运行环境;

能力的支持:

通过采取措施,获取相应的能力,评价有效性;

意识的支持:

质量方针、质量目标、有效性贡献、不符合的后果、

沟通的支持:

确定与质量关系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。(沟通什么?何时沟通?与谁沟通?如何沟通?谁来沟通?)

成文信息的支持:

成文信息包含:标准要求、保证有效性所需的。

创建和更新:标识和说明、形式和载体、评审和批准 ;

控制:分发、访问、存储和防护、更改控制、保留和处置。

5.运行

运行的策划和控制:

实施策划的措施,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、实施和控制。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,确定所需的资源,建立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,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。

产品和服务的要求

跟顾客沟通,确定要求(规定产品,满足声明),确定评审要求,为确保信息准确、到位对要求落实更改。

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:

组织应建立、实施和保持适当的设计和开发过程,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,主要为策划、控制、更改、输入、输出;

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:

适用范围:构成自身产品的一部分,直接将产品提供给顾客,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;

控制程度:外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,

规定对外部供方及输出结果的控制,考虑外部实施控制的有效性,确定必要的验证活动;

沟通:需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。产品、方法过程、放行的批准。能力、人员资格。组织使用的对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。

生产和服务提供: 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,确保产品合格、控制输出的唯一性

生产和服务放行:

验证: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,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;

授权:除非得到相关授权人员批准,适时得到顾客的批准,否则在策划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。

记录:保留成文信息: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,可追溯到授权放行人员的信息。

不合格输出的控制:

处置不合格、二次确认,保留记录;纠正,隔离、限制退货、暂停,告知顾客,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;

6.绩效评价

①监视、测量、分析和评价:

组织应确定:a)需要监视和测量什么;b)需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监视、测量、分析和评价,以确保结果有效;c)何时实施监视和测量;d)何时对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。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。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,以作为结果的证据;

分析评价:a)产品符合性、顾客满意程度、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、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、应对风险、机遇的有效性、外部供方绩效体系改进的需求。

②内部审核:保留成文信息、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、审核报告报相关管理者、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、规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、策划、制定、实施审核方案管理审核

③管理评审: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、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、体系绩效和有效性信息,包括其趋势、资源的充分性、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。

7、改进

图片关键词


图片关键词

图片关键词

郑州格力

有态度,更有温度

图片关键词

新闻 | 工会 | 人物 | 分享

首页
产品
新闻
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