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新闻

董明珠:用“刀刃向内”的精神驱动高质量发展!

2019-11-26 18:33:18

图片关键词


近日,武汉市2019年“质量月”启动仪式暨品牌建设专题报告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。应武汉市人民政府邀请,董明珠出席会议并发表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”主题演讲。


图片关键词


在演讲中,董明珠表示:只有以工匠精神稳扎稳打地发展质量,企业才能赢得社会、消费者的尊重。格力的荣誉来自于对产品质量的坚守,来自对消费者的尊重。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,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高品质和技术创新上,中国制造企业愿意接受自身的不足,用‘刀刃向内’的精神驱动高质量发展”。


图片关键词


随后,董明珠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她早年的两个“小故事”以及格力在品牌建设中摸索出的质量管理经验……


两个小故事

坚定信心与决心




图片关键词


在演讲现场,董明珠分享了两个小故事,这两个故事一个给了董明珠信心,一个使她下定了决心:要用格力的品牌重塑“中国造”形象。


在她到南非市场考察时,当地的经销商和用户向她提出了一个“意见”和一个建议。用户反馈,格力空调质量很好,但也同时存在一个问题——出门时总是忘记关空调,因为声音太小。而经销商则提出,建议格力在南非市场将“中国制造”的标志改成其他国家制造,这样更好卖。


在格力“出海”的征途中,类似的“烦恼”有不少。2002年,受巴西“大选”风波影响,当地外资品牌纷纷撤资,彼时格力刚刚正式进入巴西市场,“GREE”的商标被一个经销商抢先注册,对方扬言“中国的格力进不来了”。尽管当地员工建议格力重新选择商标并宣传“德国制造”,但格力仍义无反顾花天价买回了商标,将中国格力的品牌打了出去。如今,格力在巴西市场广获认可,当地人也对“中国格力”赞誉有加。


在这两个小故事中,董明珠一方面看到了格力的质量是获得消费者认可的,但海外对中国造有“偏见”的现象依旧存在。于是,董明珠在获得信心的同时,也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用格力的高质量,重塑中国造形象,让中国造走向世界。



“刀刃向内”

驱动高质量发展




图片关键词


在演讲中,董明珠分享了格力在品牌建设中摸索出的质量管理经验。不合格零部件上线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,于是格力1995年建立了行业内唯一的“筛选分厂”,从源头杜绝劣质零部件走向生产线。


同年,格力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颁布总经理12条禁令,将质量管理贯穿于研、产全过程。2002年,格力导入六西格玛管理模式,大力推进“零缺陷”工程。得益于对质量的重视,格力于2004年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的“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”称号。

出于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信心,格力在2006年率先推出了变频空调“六年免费包修”的政策,不仅“刀刃向内”倒逼企业严控产品质量,还大幅提升了整个空调行业的服务标准。


董明珠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格力电器积极响应落实党中央“三个转变”、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的要求,以创新制度推进质量管理提升。2012年到2018年间,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2956亿,净利润1293.7亿,纳1123.76亿,这三项数据分别是过去21年的2.5倍、5.6倍和4.1倍。2018年,格力电器获颁“中国质量奖”,问鼎质量管理之巅。


“一个企业好不好,消费者是最好的评判”,董明珠如是说道。中国标准化院顾客满意度测评中心的评测数据显示,格力的顾客满意度、忠诚度连续8年保持行业第一。



董明珠对武汉的发展形势十分看好,目前,格力在武汉建设的产业园,是格力在全球建立的第八个生产基地,在华中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。


未来,格力将继续以“刀刃向内”的勇气,严控产品质量,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贡献力量;让中国制造在世界上落地有声,让世界爱上中国造。



格力电器

已从专业化空调企业

向多元化高端家电和

高端装备企业转型

空调·冰箱·洗衣机·生活电器·手机

工业机器人·数控机床·新能源技术·精密模具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进入“董明珠的店”



图片关键词

如需转载请联系下方邮箱

ximamingzhu@126.com

转载务必注明出处

---

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

关注【董明珠自媒体】公众号


图片关键词

首页
产品
新闻
电话